成都蒲江县:“双诺双评” 实现社会治理三个根本性转变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法治四川 查看内容

成都蒲江县:“双诺双评” 实现社会治理三个根本性转变

来源: |2018-6-28 01:29| 浏览量: 614

 成都蒲江县:“双诺双评”实现社会治理三个根本性转变
  文/刘宗泉(成都市蒲江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综治办主任)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成都市蒲江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力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蒲江县创新开展“双诺双评”,极大地激发起群众参与热情,凝聚起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主要做法

  近年来,蒲江县始终坚持“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工作思路,以“党的建设加强、自治能力提升、治理主体多元、防控体系完善、法治建设有力、矛盾化解及时、文明新风浓厚、阵地建设规范”为目标,主动对表,自我加压,在村(社区)支两委和党员干部中建立了“双诺双评”工作机制。即:村(社区)支两委和党员群众年初分别围绕党的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文明新风等方面作出治理承诺,年底对承诺兑现进行双向评议。村级承诺事项提前征求群众意见,由村(社区)议事会议定,在村(社区)公示;党员群众承诺事项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自家住房门前公示,承诺评议结果采取星级管理并进行表彰。

  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实现治理理念根本性转变。“双诺双评”改变了过去各级行政部门和村(社区)两委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的现状,实现了自上而下单向管理和自下而上多元参与结合的双向治理。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主人翁精神充分彰显,改变了“干部加油干,群众旁边看,看的还给干的提意见”的窘况,政府治理、市场调节、居民自治形成良性互动。蒲江县年均承诺事项50万余件,群众参与率达80%;村支两委承诺兑现率达100%,党员群众兑现率达90%以上,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突围。

  实现治理能力根本性转变。推行“双诺双评”后,社会治理转变为各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和党员群众多点、多维度发力。党组织加强核心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治组织健全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推动组团管理、居民自治;协会、合作社、共青妇等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组织成员的教育、引导、示范;广大党员、群众主动承诺“不做违法之事”“不乱停放车辆”“不参加邪教”“积极参加治安巡逻”“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等。承诺虽小,范围广泛,聚沙成塔,“一核多元、共建共治”格局初步形成,自治能力大幅提升。蒲江县100%的新村健全了业主委员会,80%的新村健全了物管机制,新村居民均能按时缴纳1—3元/平方米的物业管理费;蒲江县矛盾纠纷自2015年的6124件下降至2017年的4300件,2018年上半年仅有1722件。

  实现治理成效根本性转变。随着全域幸福美丽新村的推进,大量农民进入新村集中居住。由于思想观念、自我意识、行为习惯等原因,大多数的农民新村出现了车辆乱停、杂物乱堆、物管费难收、邻里相处不融洽、治安意识差等乱象。“双诺双评”推行后,党员群众主动对表承诺,自觉履行“住新房、做新民、守新规、树新风”责任,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社区精神逐渐形成,居住环境更加优美,管理秩序更加规范,文明新风更加浓厚,治安形势更加向好。2017年,蒲江县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综合排名全省第一;2018年上半年,蒲江县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8.99%,无命案发生;连续8年无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