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纪委书记“查出”民警的温馨故事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热点聚焦 查看内容

荣县:纪委书记“查出”民警的温馨故事

来源:四川长安网 |2017-8-1 22:08| 浏览量: 527

  5月的一天,荣县公安局纪委书记万弟金像往常一样,依然值守在公安局的大门口,检查民警的上班情况。这时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太要进门找孙子,却被门卫拦下,明明老太太的孙子在县局上班,可门卫为何偏偏说没有这个人呢?是门卫真的不认识还是另有隐情?万书记决定一探究竟。

  万弟金走上前询问老太太是否有事,老太太说她是来找她的孙子刑警大队技术室指导员——陈波涛。门卫告诉万弟金,陈波涛之前打过招呼了,说这位大娘再来找他,就告诉她他已经调走了,叫她不要再来这里找他了。”万弟金更是纳闷了,心想陈波涛也太不像话了,自己的奶奶过来找他他却谎称自己不在这里工作了,这不是我们民警应的行为,如果查实必须批评教育!”

  万弟金随后来的刑警大队,在其他同事口中,纪委书记知晓了陈波涛和“奶奶”——邹淑明的温情故事。

  2015年10月6日,邹淑明位于荣县旭阳镇的家中被盗,荣县公安局技术室指导员陈波涛对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到邹淑明老人现年80岁,一人独居,养老金存折及多张存单和身份证、户口簿被盗,老人情绪激动且无法联系其子女,见此情况,陈波涛立即回县局为老人补办了临时身份证,由于老人腿脚不便且耳朵也有听力障碍,陈波涛就陪同老人跑信用社、银行、邮政单位进行挂失、补办,忙了一整天将所有手续办完,陈波涛又为老人买好午餐,照顾老人吃好后才将她送回家,并主动留下姓名及电话,让老人有事可以随时找他。

  经了解,邹淑明原来是一位为乡村赤脚医生,自丈夫去世后就一人独自生活,但她自己仍然能生活自理,但08年后由于身体原因生活很难自理。

  邹淑明有三个儿子均在荣县县城居住,但三个孩子工作都很忙,很少时间回家陪伴自己的母亲,所以老人一直独自生活,由于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每日愈下,见此情况,陈波涛多次联系其子女希望三位儿子和儿媳能够多花时间陪陪老人家,多照顾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陈波涛又多次到社区反映情况,并一同到邹淑明家中做工作,但始终没有得到一种妥善的解决办法。

  自从与陈波涛相遇后,邹淑明多次请人打电话和自己到县局找到陈波涛请求帮助,老人家里的水电气、电视、就医、钥匙弄丢等等问题都交给了陈波涛,在交往的过程中,陈波涛逐渐和邹淑明老人熟悉,老人也对陈波涛越来越信任,把陈波涛当成亲人,当成了自己孙子。周围群众和接触办事单位工作人员也“认同”了两人的祖孙关系,陈波涛也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去看望陪伴老人一下,为老人送点饭菜,为老人做一点事。

  长时间的接触和关心让邹淑明老人信任和依赖上陈波涛,从15年至今,在邹淑明老人和陈波涛之间发生了多少温暖感人的故事,只有奶奶和孙子能记得清。

  由于邹淑明老人并非孤寡老人,有3个儿子,且有数十万存款,由此难免让人产生非议,无奈之下,陈波涛想到了“欺骗”老人,其称自己已经调离公安局,叮嘱老人不用再到单位看望自己,但老人还是时不时的提鸡蛋、水果到单位看望自己的“孙子”陈波涛。

  纪委书记了解这些故事后深受感动,陈波涛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安局工作人员他却用平凡的工作热情和生活态度展现了公安民警的良好政治素养,诠释了荣县公安无私奉献的精神。

  代文彬四川法制报记者郭建民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