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大家看 | 刘汝贤:躬耕24载,让司法之光在大山深处熠熠生辉 ... ...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要闻 查看内容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大家看 | 刘汝贤:躬耕24载,让司法之光在大山深处熠熠生辉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2021-7-6 21:00| 浏览量: 279

  

  来源:四川法治报     2021-07-06 19:28:47

  他扎根基层,一干就是24年,他用双足丈量山涧小路,他用骑行赶考群众信赖,他用党员的忠诚和执着,让司法之光在大山深处熠熠生辉……他就是巴中市通江县司法局麻石司法所所长刘汝贤。

  24年来,刘汝贤从文笔书生锤炼成沉着应对的司法骨干,成为通江司法基层一线的中坚力量。2015年,被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人民调解能手”,今年被评为十佳政法干警,再次被树立为通江县“共产党员示范岗”。



  “工作面前不走过场,群众面前不说假话!”

  “工作面前不走过场,群众面前不说假话,荣誉面前更不沾沾自喜,工作才有方向、有目标。”这是刘汝贤写在工作日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

  24年前,大学毕业的刘汝贤,踌躇满志地走上了司法助理员岗位。

  刚到司法所时,只有2名司法行政干部,但要负责辖区3乡1镇的工作,人手紧工作忙,老家离得远,他基本不回家。辖区的山山水水、村村户户他都去过,到谁家走哪条小路更近、雨天走哪条路更安全、走哪条路可民避开暴晒的太阳,他都会记得一清二楚。翻山越岭,3辆摩托车在他的坐骑下相继退役。

  如何将被动普法转变为主动普法,成为刘汝贤最为上心的课题。他积极整合县级机关、部门和行业普法力量,集中普法资源,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每年在辖区乡镇开展“法律赶场”流动普法活动,得到了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定期组织法律服务所、法庭、派出所、农业、林业、国土、村建、卫计等多个部门人员,带上宣传资料、广播、展板到集镇开展法制宣传和接受群众咨询,受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两所一庭”政法干警担任辖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他每年到学校讲好“开学第一课”“安全专题课”“未成年人保护辅导课”。针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整理了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理解得了的授课数据包、小故事大法治,法治课上经常会和小朋友们互动,小学生很喜欢听的课。近年来,他先后到学校、村社、社区上法治课近90场。


  “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农村是矛盾纠纷易发区域,因为老百姓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律知识也欠缺,经常会因为所谓“牛吃田马吃地、鸡踏狗践”等引发纠纷,虽然是鸡毛蒜皮的事,但很多老百姓就认自己的理,就是要个说法,如果处理不好,将酿成大问题。

  去年夏天,刘亮修房打地基致使邻居赵军菜园地塌方,赵军要求刘亮修保坎,刘亮执意不肯,赵军便阻止刘亮建房施工,刘亮申请调解。

  刘汝贤结合实际情况,便提出双方进行土地互换,主要考虑到刘亮新房落成后养的家禽可能会再次进入赵军菜园,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矛盾发生,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双方皆大欢喜。

  刘汝贤在解决纠纷时,很注重方法和技巧。他曾经用了2天1夜成功调解了屈义摩托车载人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纠纷、历经13天成功调解李大林帮忙砍树被砸伤赔偿纠纷等等。

  近三年来,他排查的纠纷263件,双方愿意调解的就有182余件,179件成功达成了调解协议。特别是巴万高速三标段经过春在镇、麻石镇辖区,在修建过程中,涉及征地拆迁补偿纠纷较多,涉及农民工受伤纠纷较多。他积极参与协助党委政府搞拆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既保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高速路建设正常施工。

  在调解纠纷时,他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只要有纠纷,就及时化解。在短短的3年中,调解高速路修建引发的纠纷达到90件,全部成功调解,全面履行到位,得到了巴万高速路项目部的高度认可,同时,农民工的权益也得到了保障。

  “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责任”

  “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让他们改过自新回归社会,让他们重新做人、做好人,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责任”

  刘汝贤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通江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2009年试点的,当时《社区矫正法》还未颁布实施,服刑人员的管理无法可据,怎样才能管理好这些特殊人群,矫正对象的好与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改造。

  刘汝贤每月坚持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必须人人见面。在走访中,他充分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思想情况、工作情况。

  社区服刑人员苟军,在犯罪后到处借钱给受害人赔偿,债务高达10多万,家里经济条件极差,可以用家贫如洗、四壁透光来形容,看到这种情况,刘汝贤想,如果服刑人员连饭都吃不上会如何改造,现实的压力这么大会出现什么后果,了解情况后,他马上向当地党委政法汇报,将苟军一家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暂时缓解其经济压力。

  同时,他还给苟军一家人出谋划策,教会他们如何挣钱,如何发家致富。

  在麻石司法所管理的四年期间,刘汝贤为苟军购买果树苗、农闲时介绍他到工地打短工,现在苟军果园已盛产。苟军矫正期已满,依法解除矫正,期家庭经济条件明显好转。

  近年来,象苟军一样的服刑人员还有李梅、赵光元、何四光等等。还有一大批刑满释放人员,他们的生活、安置等等,每天都会在刘汝贤的脑子里过一遍:本周给服刑人员学什么法律、公益活动怎么开展、安全措施是什么、交通保障怎么安排;李某年龄大不能参加集体学习、赵某不识字如何送法给他等等,他真诚希望他们重新做人,做好人。

  “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满意,是我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刘汝贤一直坚守着这份承诺。

  (刘勇 伏顺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