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2021-07-06 10:07:02 刘勇 伏顺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今天来中院咨询太值了,我的诉讼请求终于有望了,感谢法官为我支招!” 6月28日上午,巴城刘女士紧紧握住巴中中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许莉的手动情地说。这是巴中人民法院为民服务的一个镜头。 今年以来,巴中中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一站式工作机制,切实改进司法工作作风,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一系列便民举措,努力提升司法服务质效为民排忧解难,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深得人民群众好评。 法官为民办实事 在广场开展法律咨询 “5+6”承诺 搭建服务心桥 巴中中院“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服务项目清单,逐项制定标准化工作规程和一次性办理服务指南,制定《关于建立诉讼辅导机制的意见》,建立诉讼辅导区,配备诉讼辅导员。 创新推出诉讼服务“5+6”项便民承诺。5个“一定”:群众来电一定耐心接听、记录;群众来信一定要认真传达处理;群众来访一定热情接待登记;群众求助一定全力协调解决;群众投诉一定全面核实答复。6个“一次”:办事指引一次告知;诉讼咨询一次解答;案件查询一次办好;约见法官一次联络;司法确认一次审核;便民渠道一次打通。针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投诉及求助等作出相应承诺,对办事指引、诉讼咨询、案件查询、约见法官、司法确认等推出便民举措及办理须知;推行差异化诉讼服务,制定《关于优化老弱病残孕群体诉讼服务的指引》,畅通特殊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并由党员示范岗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协助指引服务。 今年上半年,巴中中院在践行5个“一定”和6个“一定”便民服务过程中,接待来访群众249人次,接听来电522通,材料收转1284人次,档案查询738人次。 “33”点位 延伸服务半径 巴中中院严格对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指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推动服务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诉讼服务大厅建设、物质装备、人员配置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完善诉讼服务大厅引导标识、窗口功能标识,配足相应便民设施。 开通律师线下验证系统,便利律师参与诉讼;建成在线调解室,提升音视频调解比例;增设诉讼服务站14个、诉讼服务点33个,延伸司法服务半径;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和社会化外包,实现法院内网办公办案平台与供应商信息系统的对接,目前第三方供应商组建的送达团队已入驻并开展集约送达工作;增设热线电话设备,配备专职座席人员,规范台账管理,实现“接诉即答、接单即办”。 今年以来,巴中市法院12368热线接听来电2105通,接听率达90%(市中院12368热线来电400通,接听率96%)切实提升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处置能力、工单办理质效及群众满意度。 多元解纷 提升服务质效 巴中中院与市工商联会签《关于构建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联合巴中市金融管理部门印发《巴中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实施办法》,成立巴中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与此同时,巴中中院还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诉前调解窗口,配备专职人员开展诉调对接,依托调解平台及时录入委派(委托)调解案件信息,通过人民调解平台跟进案件在线调解进程,实现调解步骤有指引、调解进程有监督、调解结果有反馈、调解效果有评价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今年以来,巴中中院律师参与调解176件;易芳进心理调解室、刘瑾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化解矛盾解纷265件;调解平台调解案件860件,其中诉前调解702件(市中院运用调解平台调解210件,诉前调解139件),达标音视频80件,在线申请司法确认67件。 “好差评” 倒逼服务水平 走进巴中中院,大家看到在每个服务窗口和平台,都安装了“评分器”,实行诉讼服务“好差评”评价,引导来院办事的人民群众运用窗口评分器对诉讼服务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分,并将评分情况列入年终绩效考核,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倒逼诉讼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巴中中院严格落实 “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健全司法服务投诉举报、跟踪督办、回访调查机制;依托钉钉打卡APP,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强化考勤督察,避免空岗现象。巴中中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立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不断努力提升诉讼服务质量,为群众“办实事、开新局”。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