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智慧破局促双赢多赢共赢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以案说法 查看内容

以司法智慧破局促双赢多赢共赢

来源:四川法治报 |2025-5-13 08:56| 浏览量: 5

  
  面对纷繁复杂的案情,要真正实现定分止争,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考验着司法的智慧,体现着司法的担当。人民法院如何跳出“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的旧思维,充分运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审判智慧,努力取得案件办理的更好效果?请看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一

  成都市金牛区法院“财产自行处置”模式首次运用到执中阶段

  提速超50%助力房产变现

  本报讯(谢宏亮康健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周夕又)2024年9月,成都市金牛区法院创新运用“法院监管+第三方调解组织全流程服务+财产自行处置”的“执前财产自行处置”模式成功变现百万股权。近日,该院又首次将“财产自行处置”模式成功运用到执中阶段,快速高价变现法院查封房产。

  蒋某申请执行常某、雪某一案,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查封被执行人名下的一套房屋和一个车位。执行初期,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蒋某遂申请暂缓处置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然而,因被执行人未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蒋某被迫向金牛区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请求法院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处置。

  被执行人在得知申请执行人恢复执行后主动联系法官:“除了蒋某这个案子,我们还有其他债务,房子还有银行抵押贷款没有还清。我们知道房子保不住,也愿意配合处置房子和车位,但法拍价格不理想,还会产生额外费用,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处置财产?”

  鉴于被执行人配合度高,且金牛区法院此前已有“执前财产自行处置”的成功经验,遂决定将该模式延伸至执行中,引导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采取该院首创的“法院监管+第三方调解组织全流程服务+财产自行处置”的“财产自行处置”模式。

  对于拟自行处置的财产采取“大数据询价+当事人议价”快速定价机制,根据大数据网询出来的价格,成都蜀都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组织双方当事人议价,形成财产可处置性报告。双方当事人确定好价格后,成都蜀都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迅速对接阿里资产平台,于今年3月19日在阿里资产平台进行挂拍,4月21日以113万元成交,4月29日买受人就将尾款缴至法院账户。成交价与同小区二手房价格基本持平,财产变现周期从传统法拍的3至6个月大幅缩短至45天,提速超过50%。名词解释

  执行工作中的“财产自行处置”,就是针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在法院查封(冻结)的基础上,由法院组织协调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对财产实施自行处置,明确双方当事人有自行处置意愿后,由第三方调解组织提供财产变现的全流程服务。同时,法院对财产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最终达到减负增效、多方共赢的效果。

  案例二

  遂宁市船山区法院将协商调解贯穿执行全过程

  法官巧破六层商铺“腾退难”

  本报讯(灵宪)“法官,他们拆空调故意砸坏墙面!”“抵押设备是我们优先买的!”近日,在某酒店强制腾退执行现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与案外人争执不休,场面险些失控。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遂宁市船山区法院执行法官与法警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并最终促进成三方和解。

  2018年,甲公司向唐某等三人租赁其名下的六层铺面用于酒店经营,在此期间,甲公司将酒店内部部分动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因市场影响及自身经营不善,酒店开业后一直入不敷出,长期拖欠铺面租金与员工工资,后引入乙公司接管酒店经营,负责解决员工问题,双方约定甲公司遗留的租金纠纷、抵押贷款由甲公司自行负责。2024年,唐某三人与银行相继起诉,船山区法院经审理后作出生效判决,责令甲公司偿还贷款、腾退房屋并支付租金。因甲公司到期未履行,唐某三人与银行分别申请强制执行。

  鉴于两案的关联性与复杂性,执行法官决定统筹联办两起案件,案件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出现,各方对标的物处理意见不统一导致矛盾加深:银行要求拍卖抵押资产,乙公司与案外人即铺面新的承租人同时提出购买动产发生争吵,唐某三人作为房东则要求立即腾退,现场一度混乱。酒店是否腾退,何时腾退,如何腾退?动产是否处置,如何处置?怎样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执行才是最优解?执行法官稳定当事人情绪后,在当事人现场确认的情况下梳理了各方核心诉求。针对墙体破坏与隐蔽工程拆除疑虑,执行法官当场固定证据并明确修复责任,向被执行人释明了可腾退的具体范围;对设备处置争议,推荐“直接交易”方式,引导各方友好协商,促使资产快速变现;就腾退难题,提出续租、过渡、腾空不同处置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最大限度保障各方利益。

  在执行法官一遍遍劝导与疏通下,各方当事人最终敲定案涉商铺以两层不腾退、两层维持现状、两层腾空的形式交付给唐某三人。银行与甲、乙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将抵押动产卖于乙公司,高效、顺利收回债权。案件结束,唐某三人发来感谢短信,银行专程送来锦旗。

  该案以“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为指引,将协商调解贯穿执行全过程,摒弃了“杀鸡取卵”式刚性腾退,最终促成和解,既确保申请执行人申诉权益及时兑现,又保障涉案企业正常经营“不停摆”;既促成房东资产高效盘活,又助力金融机构债权顺利回收,诠释了“一案带动多方受益”的司法智慧。

  案例三

  “以保促执”10万元货款两天执行到位

  本报讯(谢雅琴向远东)近日,泸州市纳溪区法院运用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化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切实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实现了涉企案件高效灵活处理。

  四川某公司和泸州某公司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泸州某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10万元,四川某公司遂将泸州某公司起诉至纳溪区法院,要求其支付货款。四川某公司担心泸州某公司在诉讼过程中转移财产,遂向纳溪区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纳溪区法院经审查,迅速作出财产保全裁定。执行法官依法启动保全程序,冻结被申请人银行账户。银行账户被冻结后,被申请人一改此前消极拖延的态度,主动与申请人进行协商。但因双方分歧较大,协商未能达成一致。随后,经法院依法审理判决,相关法律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仍未主动履行还款义务,该案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发现这是一起涉企案件,秉持着优化营商环境的司法理念,加快办案速度,立即与双方沟通,明确还款金额,并通过执行案件查控系统对保全的银行存款进行司法扣划,用时两天便将10万元全部执行到位。

  财产保全也叫诉讼保全,指法院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得到顺利执行。该案的高效执结体现了财产保全制度的优势,它作为连接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的桥梁纽带,能够有效防止被保全人财产转移,为后续执行工作提供便利。

  案例四

  “执行+破产”清理企业债务7000余万元

  本报讯(夏秋霞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周夕又)昨(12)日,据资阳市雁江区法院通报,该院裁定终结四川科芯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程序,清理企业债务7000余万元。

  四川科芯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从事开发、制造发光二极管光源封装模块及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灯具等产业的技术型企业,注册资本5800余万元。自2014年起,该企业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停产并大额负债,后因无法清偿债务申请移送破产审查。雁江区法院于2024年3月12日裁定受理该企业破产清算一案并依法推进案件审理工作。

  该案办理过程中,雁江区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建立“执行+破产”协同团队,由破产审判法官与执行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理。通过共享财产线索及债权、债务信息等数据,加快推进该企业的债权、债务清理;对执行程序中已进行评估的企业相关资产报告,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程序直接采用相关数据,避免破产程序中重复评估,在缩短破产案件办理时限的同时减少破产费用支出,以提高债权人的清偿率,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雁江区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探索执破融合新模式,推进执破融合机制运行,真正打通“执转破”堵点,画好执破融合“同心圆”,构建“以破促执、以执助破、执破一体”的新工作格局,助力“僵而不死”案件“终本出清”,畅通经营主体退出通道。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上一篇:全副武装”打野味 两村民获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