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龙湖 幸福家园 ——回风街道龙湖园社区基层融合治理的实践探索 ...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法治四川 查看内容

清爽龙湖 幸福家园 ——回风街道龙湖园社区基层融合治理的实践探索 ...

来源: |2024-10-30 16:38| 浏览量: 12

 

  龙湖园社区位于巴州主城西南部,系2020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新建社区,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3个,常住人口1.65万,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共23个。近年来,社区党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关于“要素融合、产业融合、设施融合、治理融合”等“四个融合”决策部署,聚焦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格局目标,结合“流动人口多、征拆矛盾多、人户分离多、老幼妇残多”现状,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创建为契机、以“清爽龙湖·幸福家园”为主题,围绕党群融合、政社融合、社群融合、人技融合,奋力建设“政治清明、环境清爽、社会清朗”的新型社区。

  坚持“三共”,推进党群融合。突出党建引领,整合多方力量,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社区党建共建。建立“社区支部+小区(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组织架构,组建“社区+政法庭所+学校+医院”联合党委,吸纳“双报到”党员145名,形成“党建引领+条线融合+多元共治”格局,解决共建事项拟定、疑难诉求化解等突出问题327个。

      社区阵地共享。打造“开放式”社区,培育“龙湖太极”“舞爸舞妈”等社会组织11个;创建孵化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吸纳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心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第三方组织,开展扶危济困、养老托幼等服务;整合腾移公共空间,建设共享电桩,组织技能培训,开办晏阳初讲堂,把社区建成居民家门口的心灵驿站。

     社区事项共议。建立群众诉求快处站,搭建“巴事好商量”平台,定期议事、随时说事、及时解事、办后评事,解决小区电梯安装、污水管网改造等民生诉求67件;吸纳“五老乡贤”“两代表一委员”,召开民情恳谈会18场。

  突出“三联”,推进政社融合。充分利用司法资源,推动“警贤联调、警民联防、警网联动”

      问题联排。创新“法庭+司法所+警务室+网格”模式,统筹庭长、所长、队长、网格长、楼栋长等“五长”力量,围绕“访源”“诉源”“险源”“警源”,全面起底风险隐患、涉法诉求,实行台账管理、整改销号。

      矛盾联调。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明理”活动,通过“典型判例”引导居民解决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类案7件;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用好家事法庭、驻派调解室、人民调解室等载体,开展“板凳上的庭审”“庭审进小区”活动,化解津湖壹号购房矛盾、老人赡养纠纷等疑难案件8件;整合调委会、治保委、物业公司等力量,选聘特邀调解员,解决一般性矛盾纠纷300余件。

       治安联防。组建“龙湖义警”“巴山红卫士”“青年治安巡逻队”“老党员工作室”等群防群治队伍,吸纳临街商户、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103人,定期下沉校区、院区、商区、住区,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涉邪涉毒人员、“三失三气”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管理,处置预警信息32条、突发事件3起。

  注重“三有”,推进社群融合。引进专业化力量,提供精细化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

      有专业人才指导。整合学校教师、医院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围绕“老少妇幼”生活需求,为“儿童之家”“我爱阅读”“起舞弄清影”等提供免费活动场所,开展课业辅导、亲子阅读、医疗康养等专业指导。

      有社工上门服务。吸纳常驻专业社工2人、招募社工志愿者30名,建成巾帼老年志愿服务队、梦之翼志愿服务队、健康快乐文艺队等功能性服务队伍10支,孵化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微公益创投项目10个,为残障人士、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提供人性化上门服务。

      有社会组织共治。围绕“助老、助幼、助餐、助医、助乐”开展社会服务,通过装修社区闲置用房,建成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解决30多名独居老人的照管问题;协商区人民医院,为辖区老弱病残提供免费体检,定期下沉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强化“三建”,推进人技融合。以科技赋能治理,推广“一域智治”,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建实“微网实格”。构建“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服务体系,设立网格9个、微网格46个,网格员当好“法治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社务监督员、政策传递员、普法评理员”,在基层一线解决微心愿、提供微服务、助推微治理。

      建好“智慧社区”。开发智慧社区平台,涵盖家政服务、养老育幼等功能性项目,实现网上居民下单、平台指定派单、责任部门接单完整闭环;推进物业小区技防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好小区监控、人脸识别、车辆道闸、楼栋门禁;张贴智慧楼栋二维码,方便居民缴纳物业、水电等生活费用,实现“一栋一码、一码知情、一码办事”。

      建强“安全堡垒”,整合城区“高空瞭望”、街巷“天网”、近郊“雪亮”、商住“慧眼”等视频资源,由社区和警务室统一联网汇聚、调度应用,形成立体化防护网络,协助解决老人走失、物资丢失、交通肇事等事件23件。(鲜述平)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