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张伟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展开,精彩的华章总是在不断奋斗里书写。 2017年以来,巴中市人民检察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争先创优为抓手、以过硬队伍为保障,凝心聚力、善谋勇为,扬鞭奋蹄,各项检察工作稳步提升,为巴中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贡献了检察力量。 五年来,共办理各类案件55124件,49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40件案件被评为全国、全省典型案例,13项工作被上级院认定为创新成果,103个集体、124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市院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护航发展卓有成效 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做实检察服务,优化检察产品供给。 助力实现全面小康。聚焦精准脱贫,打好法治“组合拳”。起诉妨害脱贫攻坚、坑农害农犯罪21人,办理侵害农民权益的“微腐败”犯罪案件20件,协力做好175万元涉案款物快速返还工作。建立联动机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支持起诉141件,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406万元。用心用情真扶实帮,有6名驻村干警获省市表彰。发挥司法救助雪中送碳的温暖效应,救助农村困境被害人205名,防止因案致贫、返贫。 全力投入依法战疫。针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检察蓝”闻令而动,积极投身抗疫大局,参与排查值守、志愿服务,联防联控零感染。联合发布打击涉疫违法犯罪通告,批捕制假售假、涉疫诈骗等犯罪9人,起诉27人。办理的岳某某口罩诈骗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依法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监督、监管场所专项检察、助企复工复产行动,维护防疫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有力有效。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巴中创建“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部署,出台8条服务措施,强化法治支撑。严惩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非法吸存等犯罪,批捕318人,起诉293人。联合开展“断卡”行动,严打电信诈骗犯罪,批捕171人,起诉382人,实现“两升两降”总体目标。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检银联手“反洗钱”,合力防范金融风险。兑现保护民企13条意见“大礼包”,开展“两项监督”,对民企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的依法不捕50人、不诉52人,变更强制措施9人,监督撤案12件,让涉案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着力促进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论,开展“护航绿色发展检察行动”,严惩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监督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0件,起诉209人,督促增殖放流29万尾、补植复绿4.5万株、修复耕地567亩、清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200余吨,倾情守护巴中绿水青山。携手广元、汉中等川陕4县区15部门建立米仓山生态资源联动保护机制,在全省推广。通江县院生态检察工作受到省级表彰。 保障民生扎实有效 自觉践行检察为民要求,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始终把稳定作为发展的前提、最大的民生。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受理审查逮捕3783件5906人,批捕4264人;受理审查起诉8467件12378人,起诉9482人,社会秩序稳定向好。深化反邪教斗争,批捕30人,起诉50人,综合防范邪教侵害。严厉打击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批捕54人,起诉63人;突出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犯罪,批捕2178人,起诉3179人。积极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斗争,紧盯“六清”目标,扫黑除恶与“破网打伞”“打财断血”同步推进,共批捕200人,起诉308人,移送保护伞线索82条,打掉陈某、张某和杜某某等30个涉黑组织和涉恶团伙,取得扫黑除恶全面胜利。坚持“不放过、不凑数”标准,同步审查把关,改变定性7件。结合行业治理发出检察建议36件,建立提前介入、会商研判等长效机制4个,促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涌现出全国、省、市扫黑除恶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16人。 深入推进司法治理。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理念,对轻微刑事犯罪不捕1592人、不诉1372人,变更强制措施159人,加强人权保障,助推市域社会治理。办理的杨某某羁押必要性审查案被评为全国精品案例。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4996人,提出量刑建议3345人,采纳率提高到95.7%,促使犯罪分子自愿如实供述、真诚认罪服法。推行“听证+调解”办案模式,依法促成刑事和解85件、民事和解12件。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综合效能,通过检察长带头接访、带案下访、包案息访,妥善办理来信来访2143件,成功化解各类涉法涉诉信访矛盾258件。两级院5个接待室被最高检表彰,巴州区院获评“全国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示范单位”。 倾情关爱特殊群体。与妇联协同维护妇女权益,起诉侵害妇女犯罪207人;开展保健品市场专项行动,批捕16人、起诉24人,强力整治虚假宣传、骗老坑老等乱象。“全健养生堂”诈骗案入选全国“百日行动”典型案例。打造“司法救助+”模式,多元救助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275人。张某遗弃幼子并在缓刑考验期无故殴打,通江县院建议对其撤销缓刑,对其幼子开展救助。该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特别是性侵犯罪。推进一站式办案机制,避免和减少“二次伤害”。对误入歧途的“熊孩子”附条件不起诉64人,加强管护帮教,做到既关爱又严管。96名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到419所学校巡讲663场次,覆盖师生近20余万名。 法律监督优质高效 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努力做到监督精准、办案优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持续强化。主动履行前连侦查、后接审判的主导责任,追诉犯罪、保障人权更加有力。共监督立案178件、撤案155件,纠正漏捕120人、漏罪148人、侦查活动违法365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9件,提出审判活动违法纠正意见68件。紧盯“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问题,纠正“减假暂”不当250件,纠正监管场所和社区矫正活动各类违法623件。立案侦查的李某某滥用职权案被省院评为优秀侦查案例。 民事检察蓬勃发展。切实实施民法典,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受理审查民事申请监督案件827件。强化生效裁判结果监督,依法提请抗诉14件、提出抗诉14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33件;对审判程序违法提出检察建议122件;对民事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134件,助推解决执行难;注重释法说理,终结审查94件,不支持监督申请188件,引导理性维权、服判息诉。办理虚假诉讼案件10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行政检察不断深化。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功能,促进案结事了政和。办理行政检察案件265件,其中生效裁判监督案件44件、审判程序违法27件、执行及非诉执行监督107件,纠正行政机关怠于履职或不当履职87件。率先探索行政执法及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机制,最高检在全国转发推广。综合运用检察宣告、公开听证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2件,解决了一批“案虽结、事未了”问题。2件案件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件,鲜某某非诉执行监督案被最高检发布。 公益诉讼检察后发精进。坚持以专项带全局,推动形成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各方协作的公益诉讼工作格局。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5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04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4件、刑附民公益诉讼71件,督促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等国有资产逾3亿元,督促清理拖欠保障房租金人员108人、违规领取或调整基本养老金服刑人员124人。办理了全国非试点地区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持续报道,“一次性消毒餐具”行政公益诉讼案等3件案件入选“全省精品案例”。 职能转型初见成效 全面落实司法改革任务,实现观念重塑、职能重构、组织重建、士气重振、局面重开。 全力支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自觉做好监察体制改革中检察环节工作,顺利完成编制划转、人员转隶、线索移送、职能调整。充分发挥检察反腐作用,加强与监察机关办案衔接和配合制约,受理监委移送涉嫌职务犯罪117人,决定逮捕94人,已起诉107人,其中厅局级2人、县处级15人。规范提前介入、强制措施适用,提出补强证据意见16份,退回补充调查2次,确保起诉质量。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立案侦查5人。 统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省首批司改试点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主要经验在全省推广。突出专业建设,完成内设机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司法职权配置进一步优化。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专业化队伍初具规模。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检察官成为司法办案和司法责任制的主体。坚持司法亲历性,入额院领导办案3630件,检察长带头办案成为新常态。实行“捕诉一体”改革,提升办案质效。推行命案由市院审查逮捕试点,该做法被最高检转发并被省院记功。创新公开审查等13项办案机制,被全省推广。推进“巡回+派驻”改革,防止权力长“青苔”。加强内部办案监督,19名办案人员被问责。建立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效评价体系,严控退侦、延期,防止程序空转,减少人民群众诉累。“四大检察”案件比均降至1:1.3以下,让正义的实现进一步提速。 管党治检全面加强 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发展根基。 突出政治引领高站位。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推进工作。请示报告重要事项、案件89次,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队伍、守住阵地。市院党组接受省院党组巡察,做好市委巡察“回头看”后半篇文章。对基层院开展政治巡察全覆盖,推动整改问题187个。落实“三个规定”,如实记录、报告327人次。 自觉接受监督树公信。主动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57次,接受专题审议31次。举办检察开放日、案件评查、公开听证等19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走进检察、监督检察,落实意见建议75条。推行“阳光检务”,公开法律文书6989件,发布案件信息2072条,召开新闻发布会12场次,以公开促公信。加强检察宣传,讲好检察故事,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播)新闻稿件1183条,《坠梦情怀》等10部法治微电影获全国大奖,“两微一端”累计阅读2.55亿人次。 注重固本培元强基础。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63期、培训1316人次,培育出“全省十佳公诉人”3人、全省检察业务能手36人,17名干警纳入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用先进典型激励,学习宣传张晓梅等同志先进事迹。市院、恩阳区院“两房”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开启智慧检务2.0升级版,市院被评为首批“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全国维护妇儿权益先进集体”。加强基层院建设,推进“一院一品”,南江县院被最高检荣记“集体一等功”,通江县院荣获“全省检察系统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目标高远 今后五年,巴中检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聚焦“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坚持市院党组“1234”工作思路,聚焦中心工作、聚焦法治建设、聚焦主责主业、聚焦队伍建设。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展望未来五年工作,巴中检察锚定了更高目标扬帆启航!巴中检察人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担当使命,依法履职、实干争先,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建设“川陕苏区首府·秦巴生态名城”扛起检察担当!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贡献检察力量!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