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职业 同样的担当——成都市金牛公安经侦大队民警谢苗警医家庭的抗疫侧记 ... ...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要闻 查看内容

不同的职业 同样的担当——成都市金牛公安经侦大队民警谢苗警医家庭的抗疫侧记 ... ...

来源: |2020-3-2 18:44| 浏览量: 390

  文/图  孙伟 郑棋天

  编者按:疫情如战情,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众多“逆行者”不顾一切投入到抗疫前线,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成为他们的职责所在,然而,在警服和白大褂的背后,他们也是丈夫、妻子、父母。每当身处一线时,他们也有担忧、也有顾虑,但每当一通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和呼吸,几句简短的问候,相互的鼓励,仿佛心中又照进了光芒,充满力量,无所畏惧,继续携手并肩,逆“疫”而行。

        

  一句注意安全一个忘了回的电话


  “老公,你还好吧,注意安全哟。”

  “我很好,勿念,你也注意安全!”

  冬日清晨,一缕和煦的阳光洒进经侦大队二楼办公室,伴随着手机振动,民警谢苗手机中传来妻子李亚娟的声音。几句简短的问候,谢苗和妻子渐渐沉默,彼此的听筒内响起有规律的呼吸声。

  “谢苗准备出发了!”楼下集合的同事喊道。

  “好了挂了吧,我要去忙了。”匆匆说了几句,谢苗挂断电话,冲了下去。

  疫情爆发,口罩等防疫物品已逐渐成为稀有品,各地都因抢购口罩一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在这国难当前的形势下,仍有不良商家昧着良心销售着假冒伪劣产品……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经侦大队联合沙河源派出所和市场监管局共同奔赴位于古柏金丰路的一处售假窝点,谢苗,作为当下大队新组建的制售假冒伪劣打击组的一员,也参与着这次联合执法。

  “口罩是从哪里进的货?”“把你们的库存清单拿出来?”

  “形势这么严峻,你晓不晓得你们销售出去的劣质口罩会给老百姓造成多大的危害?”

  老板一时间哑口无言,谢苗心中也是一团怒火。

  衣兜里的手机这时振动了起来,拿起一看,原来是11岁的女儿打来的,嘴角不禁上扬了一下,一句“爸爸在忙,等哈给你回过来”挂断了电话,继续取证工作,将库房剩下的3200多个劣质口罩,以及其余高于几倍市场价的测温仪等医疗设备依法查处,查验对账、询问笔录、固定证据,谢苗与同事一直忙到天黑……

  搭手一看时间,已是晚上11点过,这时才突然回想起自己还未给女儿回的那个电话……

  从警18年,入党14年,从防暴队到派出所,从派出所再到经侦大队,36岁的谢苗已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面对汹涌来袭的疫情,其实从大年初二开始,谢苗就奔走在战“疫”一线,累计已检查药房42家,商超23家,集贸市场等各类经营场所50余处,取缔无证生鲜5家,检查防疫物品质量、了解有无哄抬价格情况、有无扰乱市场秩序情况,收集线索,联合执法,处处都有着他的身影。

    


  同在一线  你可知我有多忐忑

  一个从警,一个从医,既是夫妻,亦是战友,作为战“疫”的重要部门,从大年初二开始,妻子李亚娟同样在四川华西医院肾内科坚守岗位,科室每天会有接近30余名患者前来透析,就在前几天,科室刚接到一位透析患者,一测体温,37.5℃,现在这么紧要的关头,每天进进出出的人这么多,这一来一去不知会感染多少人,迅速上报情况,召集几名同事立马将该名疑似病例迅速隔离,对疑似病例的床位用屏风密闭,并配合强效的消杀工作,一阵忙活下来,冬日里的医护帽早已浸湿。

  “老公,就在刚刚,我们科室发现一名疑似病例,我和几名同事已将其隔离观察,好惊险……”还是那熟悉声音,但这次的呼吸却很急促。

  “这么凶险啊,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搞快消哈毒,平复哈心情,既然我们都在一线,关键时刻就得上!”

  “嗯,好的,你也多注意……”

  一通电话后,妻子李亚娟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战斗,其中的关心和鼓励早已成为夫妻二人之间在疫情期间的日常。话虽不多,但谢苗说当时自己着实很担心。

  其实在这之前,另外一件事更让谢苗忐忑。

  “咋办哦,我体温37.1℃,一直不舒服,脑壳痛得很啊!我们今天各睡一个房间,先观察一晚上,都把口罩戴起,你回家把幺女送到外公家头,以防万一,不要把幺女传染起了……”

  还在办公室整理制售假线索的谢苗,看到消息后心中一紧,立刻驱车将家中女儿送到岳父那里照看,再次返回,正好妻子也从单位回来,和微信中说好的一样,两人各自回到房间。

  “老婆,喝点儿水,等哈再量哈体温”

  “哪儿不舒服了及时给我说哈……”

  “嗯,你也忙了一天,先去睡嘛,有啥子我晓得喊你。”

  嘘寒问暖间,疲惫的妻子已沉沉地睡去,但谢苗的心却上下忐忑,躺在隔壁房间的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谢苗笑说当时其实想了很多,自己倒不怕病毒,只是如果两个大人遭隔离了,娃娃该咋办。

  昏昏沉沉中捱到了第二天天亮,恰好妻子那熟悉的手机闹铃也响了。

  “老婆,好点没有?”

  “我觉得莫得昨天的症状了。”

  “来,先喝点儿水,我再给你测哈体温。”

  看着水银柱上显示36.7℃,谢苗悬着的心终于掉了下来。


    



  无数个下次   到底会是哪一次

  自从警以来,每天与妻子通一次电话早已成为习惯,或许在谢苗心里一通电话既是关心,更是弥补对爱人和家庭陪伴较少的遗憾。

  “老婆,平时记得经常消毒,口罩也要戴好哦!”

  “晓得了,你也搞快把饭吃了,免得凉了。”

  谢苗说,工作时抽空会给妻子打上一个电话,但每次通话都没超过30秒,话语也基本重复,总是“注意安全”、“我很好,你放心”这几句话。打电话时同事常说会说,跟媳妇的多聊两句,谢苗却总说“14年的老夫老妻了,不说都明白”,但同事说每次通完话,谢苗时常会哼几声小曲,仿佛在向大家说,“你看,我们两口子好恩爱!”

  其实,本来按原计划,今年春节,趁着假期,谢苗将会带着妻女一起去峨眉山泡温泉,回来之后还准备陪11岁爱看电影的女儿去打卡几部贺岁片。“平常没有时间,所以只能在假期多陪陪她们。”谢苗说,平日里,上小学的女儿但凡听到手机铃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又去工作,啥时候能陪我?”,他却每次都用“下次”应付,而自己其实也忘记说了多少个下次。

  但因为疫情,这一切必然又只有下次了,回想起前段时间,刚过初一,手机传来熟悉的铃声,“疫情就是命令,战‘疫’时刻全员上岗”,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命令,谢苗二话没说起身穿上警服,“我去上班了,你和孩子在家,别随便外出了。”他转头向妻子说道,话音未落,妻子也收到信息,“我也得去上班。”两人面面相觑,临行前,谢苗和李亚娟看了看熟睡中的女儿,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舍走出了家门。

  女儿有时也会打来电话,开头一般都会问,“上班还忙吗?爸爸我想你早点儿回来陪我耍……”

  “幺女,爸爸忙完立马就回来陪你。”虽然嘴上回答得很干脆,但心里却有些难受,很多时候夫妻二人上班,孩子中午也就是热热早上的的饭菜或者自己下点儿面就算解决了一顿,好在孩子已经习惯我们的工作,大了也懂事了。”说话间,刚毅的谢苗也露出了柔情的一面,“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赢后,我再陪幺女去看她喜爱的电影吧……”

      


     后记:警魂热血,医者仁心,两个不同的职业,却有着同样的信仰!其实,谢苗和李亚娟只是众多警医家庭中的一员,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只是每次的几句问候,几分关心,看似简单,背后却是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更是他们的日常,因为他们始终坚信“人民公安为人民”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救死扶伤”不是态度更是温度!只要每个人在这场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