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四小:“青蓝结对+AI课堂”开启教育新范式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平安四川 查看内容

巴州区四小:“青蓝结对+AI课堂”开启教育新范式

来源: |2025-4-24 08:46| 浏览量: 26

  

  四月的阳初校园春意盎然,一场教育革新浪潮在巴州区四小(晏阳初实验学校)澎湃涌动。近日,随着“第二届青蓝结对暨高效课堂展评活动”的启动,这座70余年老校以“AI+师徒共研”的创新模式,奏响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代强音。区教科室主任万克军、副主任刘杰与区七小、鼎山学区共同体学校150余名城乡教师齐聚四小津桥湖校区,共同见证教育智慧与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合。


  在拜师仪式中,区四小12位教师与共同体学校33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旨在突破传统模式,以数字技术为桥梁,构建“云端共研、AI辅助、双导师护航”三维培养体系,让城乡课堂实现零时差共振。在未来的一年里,师徒们将通过智慧云平台开展远程磨课、数据诊断,让教学智慧跨越地理界限。


  在课堂展示中,巴州区教科室副主任刘杰作了精彩的点评。他说:“AI技术的引入,不仅优化了教学设计,还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资源的精准推送,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巴州区四小党总支书记何远说:“通过‘青蓝结对+AI课堂’的创新模式,我们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推动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李春娇说:“我们将继续以‘大爱育心,未来有我’的办学理念为指引,深化‘审辩式五学’教学模式,探索AI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


  活动特别设置“阳初思辨课堂”示范环节。正高级教师贾书琴执教古文经典《伯牙鼓琴》,打造AI赋能下的深度思辨课堂。在技术融合方面,通过古琴AI还原“高山流水”意境。在思维可视方面,运用认知图谱工具呈现“知音”文化流变,激发多维度思辨。在文化传承方面,通过“知音故事”,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课后专题讲座中,贾书琴老师以“AI时代文言文教学的守正创新”为题,提出“技术为舟、文化为舵”的教学主张,引发城乡教师热烈讨论。


  在两轮课堂展示中,36节“审辩式五学+AI”创新课例惊艳亮相。第一轮课堂展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个学科。虎静、宋菊梅、张梅榆、蒲俊、李欣欢、罗晓燕等教师分别带来了《学弈》、《绿》、《纸的发明》等语文课堂;宋欢、李薇、胡又云、刘静、彭孜语、施超英展示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圆柱的体积》等数学课堂;李应琴、吴铫宗、李亚玲、彭莉媛、张玉林、陈炳依则呈现了《请帮我一下》、《会动的线条》等丰富多样的综合学科课堂。第二轮展评同样精彩纷呈,张玉梅、石芹、吴婷、何春蓉、郑秋苹、张雪语文教师带来了《两小儿辩日》、《守株待兔》等课堂;何金明、李春莲、赵萍、黄莎婷、吴欢、岳玲则以《立体图形》总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再认识》等课题展现了数学的魅力;赵柯、李璐君、朱俊丹、熊壮、王雪芳、杨园园也通过《学做家务活》、《杜鹃圆舞曲》等课堂,为与会者呈现了高质量的教学实例。这些课程不仅体现了教师们对“审辩式五学+AI”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也充分展示了巴州区四小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我们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还深刻体会到AI技术在课堂中的巨大潜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共同成长,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冯青春、何琳、杨娟、杨新春、李芳、张炜清、苟冬梅担任语文组评委。任飞、温雪华、张艳、何雨菲、贾小琼、张莹、杨国伟、陈秀琼担任数学组评委。卢秀春、张瑜、衡欢、苏仲文、李艾娥、熊小艳、杨振宇担任英语综合艺体组评委。每节展评课后,专家团开展“2+2”精准点评。冯青春总评语文场:“AI技术让‘审辩式五学’真正落地,特别是《绿》的智能批注实现了‘学-评-改’一体化。建议加强AI生成内容的人文性审核。”张艳点评数学场:“《立体图形》的XR建模极具前瞻性,但需注意虚拟与现实教学的衔接。建议开发城乡共享的AI学科实验室。”衡欢总结艺体场:“《杜鹃圆舞曲》的AI编曲创新值得推广,可探索建立城乡美育资源智能匹配系统。”


  巴州区四小(晏阳初实验小学)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实的举措,推动城乡教育深度融合,努力争创全国课改名校。同时,学校愿与每一位教育同仁携手并进,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巴州区四小办公室)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