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青山做伴,金融铺路,万里乡村绘新图。穿行在四川通江,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将乡村与城市、历史与未来紧密相连,描绘出老区振兴发展的壮丽画卷。在这片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的土地上,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辖内通江县支行正以政策性金融的力量,为巴山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路网延展,乡村焕发新颜 路是乡村发展的“主动脉”,更是老区振兴的“加速器”。“要致富,先修路”,这一朴素的理念在通江得到了生动诠释。作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通江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绿色资源,全力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王坪红军烈士陵园铭刻历史记忆,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风光旖旎,通江银耳、罗村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畅销海内外,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通江以农村路网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打通交通瓶颈,为乡村振兴铺平了发展之路。农发行通江县支行紧扣政策性金融职责,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需求,“十四五”以来累计申报并获批农村路网建设项目贷款超24.6亿元,并根据建设进度投放信贷资金16.8亿元。这些资金不仅支持了道路建设,更为通江跻身“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提供了重要保障。 金融助力,美丽乡村加速崛起 以政策性金融为引擎,通江正在加速迈向“交通强县”目标。2024年,通江县美丽乡村路建设项目已投放3.77亿元,用于改建县域内7条乡村道路,总里程98.43公里,覆盖12个乡镇,直接惠及超过17万人口。 这些道路的建设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也打通了“断头路”和“瓶颈路”,让红色旅游与特色农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游客循着宽阔畅通的道路涌入通江,将外界的资本和资源不断地引入乡村;而本地优质的农特产品则搭乘交通发展的“快车”,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路网的建成,山区的百亩果园彻底告别了运输难的问题。以前,成熟的猕猴桃、蓝莓、桑葚等水果因为运输时间长,容易损耗腐烂,许多果农只能低价处理。现在,大货车每天直接开到果园,鲜果当日发往一线城市,售价翻倍。便利的交通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形成了多样的创收增收方式。项目建设铺出了乡村经济的新未来,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正当时 路在延伸,梦在召唤。站在乡村振兴新的起点上,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的战略优势,通江正致力于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为老区振兴、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农发行通江县支行也将在乡村振兴的大局中继续践行使命,以资金流激活发展流,打造一条条连接希望与未来的“致富路”。 乡村兴旺,老区振兴。政策性金融的涓涓细流,正在汇聚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之力。通江,这座承载红色荣光的革命老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乡村振兴的“老区样本”。(徐伟林)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