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重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今年以来,恩阳区通过多制度保障、多维度视导、多层级教研三项举措,扎实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制度保障,体制建设与教育评价双向着力。相继出台《巴中市恩阳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巴中市恩阳区中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7个学科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等各类方案文件,以制度确保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建设过程,通过课堂展评、作业设计大赛、成果展示等载体,确立过程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评价多元化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
多维度视导,目标管理与过程督导贯穿始终。紧紧围绕“追求高效课堂”这个中心,牢牢抓住“教师发展点和学生生长点”两个重要点位,着力把握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三个有利于,根本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循循善诱”四个原则,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过程督导中,组建7个学科、42人的高效课堂指导小组,定期深入学校,针对性的开展研究、指导。充分发挥教研员蹲点驻校帮扶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学校干部推门听课抓好常态课,学科教师预约听课打造精品课,以达到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多层级教研,课堂改革与成果转化同步推进。建立区、学区、学校三级教研工作体系,推行校本教研、学区连片教研、区域大教研,打造教研文化,形成教改特色。以小切口教研,聚焦教研活动课程化,发现高效课堂推行中的问题,解决高效课堂推行中的困难,形成高效课堂阶段性成果。全区高效课堂相关科研课题,省市区立项课题55项,27项微型课题获“市级一等奖”,5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市人民政府成果奖”。通过每年召开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会,推介交流,再研究,再升华,制作高效课堂阶段性成果展示展板65张,编印高校课堂论文集20本和教学设计集20本,高效课堂建设被四川省教育督导评估列为优秀案例。(张明 谭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