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喜欢当这样的‘方脑壳’”——记“全国优秀法官”周斌 ...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809787688@qq.com
新闻热线:18181477111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法治先锋 查看内容

 “我就喜欢当这样的‘方脑壳’”——记“全国优秀法官”周斌 ...

2024-4-24 09:26| 来源: 四川法治报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张伟

  案件当事人送他一盒茶叶,他扭头就来一句,“还是交给纪检组处理。”手机短信突然接到通知,分两次预存了话费1000元,他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细查之下,方知是一起离婚案的当事人为表感谢,替他办的……次日,他拿着1000元现金完璧归赵。

  “钱哪个不稀罕嘛?但我是法官,不该拿的就绝对不拿。”他说,同事于是送他一个绰号“方脑壳”(方言,意为性格比较“轴”)。他知道后,不以为然地表示:“我就喜欢当这样的‘方脑壳’,吃饭香,睡觉安稳。”

  他就是2019年获得“全国优秀法官”称号的周斌,曾任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2022年11月,调任通江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从审判者到管理者,这条职能转换之路他走了整整26年。


  保护弱势群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李某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用人单位对仲裁不服提起诉讼,劳动者却未提起诉讼,按仲裁裁决所认定的巴中市2013年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825元计算标准,还是按实际查明的工资标准计算工伤保险待遇,有两种不同意见。

  周斌本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为保护弱势群体,坚持按第二种意见处理此案,该案的判决对于督促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作出了引领示范作用。同时,用人单位起诉反而得到比履行仲裁裁决更为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司法追求实质公平的典型案例。该案例入例《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

  针对恩阳辖区民事案件中家事纠纷居多的情形,周斌总结出家事调查、家事调解、财产申报、判后回访等举措,探索家事审判改革,“以小家安保大家安”。

  蒋某与董某均系再婚,时常为家庭琐事发生纠纷,董某为此向法院两次提出离婚,法院均判决不准离婚,董某遂离家出走。后蒋某患冠心病、高血压、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向法院提起扶养纠纷,要求董某支付生活费、医药费数十万元。

  周斌办理此案后,采取委托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查明了双方感情分歧,并有针对性地邀请双方亲属、村社干部参与调解,从感情基础、夫妻扶养义务等角度进行调解,往来奔波数十次,最终在尊重双方感情已破裂的基础事实上,蒋某愿意放手,而董某也自愿承担数万元的扶养费,双方均从情感上得以解脱,该案后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以《离婚拉锯战》播出。周斌坚持“以公开促公正”理念,所承办的案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采访报道6期。

  “他谦虚好学,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这是除了“方脑壳”之外,法院同事对周斌的评价。

  担任审判员后,周斌经常思考法律适用在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空白和障碍,先后撰写了《新婚姻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困惑》《车辆受损后是否应当计算贬值费》等多篇实务类的调研文章,所撰写的《恩阳区征地拆迁工作的司法对策及建议》一文获得四川省“治蜀兴川”杯论文大赛优秀奖、市科协第七届学术论坛二等奖。

  诉前与当事人沟通,判后对当事人的疑惑和咨询一一解答。周斌“延伸司法职能”这一做法不仅得到了众多当事人的点赞,而且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的充分肯定。

  他喜欢钻研新类型案例和疑难案件,无论是承办法官向他咨询,还是审判委员会、民商事法官专业委员会、合议庭讨论案件,他总是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所理解的、所掌握的知识,并在案件审理后归纳总结,形成指导性意见。

  “有的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只打一次官司,如果没有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那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失望,更可怕是可能会对法治失望。”这既是周斌的座右铭,也是他多年来敬业的源泉。

  周斌个头不高,皮肤略黑,貌不惊人,“但庭审中气场足。”这是周斌20余年一线审判生涯中留给老百姓最直观的印象。

  气场足来自于内心的强大,来自于对自身业务的自信,办理案件2600余件,无一件引发信访,庭前的调解疏导、庭中的明辨是非、庭后的释法析理,无处不彰显出他对法律的精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9岁的周斌还是四川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巴中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管理人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四川省第七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2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聘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26年里无一错案,他和他的“亮剑精神”

  “如果给我判输了,我就把儿子的骨灰撒给承办人!”一起生命权纠纷案转到周斌手上,从法律角度讲,死者已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五被告与死者的死亡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但家庭困难的原告要求五被告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法律“无情”,绝不能因为怜悯就偏向弱者,当判决书下达后,原告异常愤怒,破口大骂。但人有情,周斌一面耐心做好解释安抚工作,一面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最终为原告争取了4万元帮助费,解决了原告家庭的具体困难。以该案为原型,恩阳法院创作微电影《传承》被省高级法院评为二等奖。

  “如果一个法官在这些恐吓面前就胆小了,就害怕了,就背离良心了,天下又何来公平正义。”面对当事人的恐吓、威胁,辱骂,周斌说,变了泥鳅就不怕钻泥巴,干了这行工作,就必须面对。但是周斌也有些害怕,害怕伤害到家人,害怕家人为自己担心,因此,办案中遇到的难、经历的苦,受到的委屈、遭到的恐吓,他从来不给家人说,自己承担就行了。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绝大多数群众对判决都服从,胡搅蛮缠的毕竟是少数,但是最终都在周斌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下化解恩怨、了却矛盾,握手言和。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唐代诗人贾岛通过《剑客》一诗托物言志,周斌则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诠释了对法律的忠诚。

  在审判工作中,周斌深切地体会到:要敢于亮剑,更要善于用剑。

  2017年底,因经济往来算账出现问题,内蒙古某食品公司2千多箱1万余斤瓜子被王某扣押在恩阳。当年年底该公司向恩阳法院起诉。考虑到该公司是省外企业,来一趟恩阳不容易,加之元旦、春节将至,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为降低双方当事人的损失,周斌提出调解处理。

  晚上,他和书记员、当事人王某在法院用电话联系、微信沟通、QQ邮箱传递电子文书等方式与内蒙古某食品公司法定代表人、律师沟通,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回家已是次日凌晨。结案后,对涉案超过保质期的瓜子的处理,他提出的司法建议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2018年度优秀司法建议。

  在周斌看来,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法官该做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该案结案后一周,他收到了从千里之外寄来一面“清正廉洁、公正执法”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写道:“周斌法官以身为范的行为,秉公道、务实事、求和谐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当事人双方的尊重。”“我们既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与神圣,也深深地为贵院这个优秀文明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这是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谢。

  26年里,周斌办理各类案件2600余件,无一错案。

  办案中带着感情,他这样“以情动人”

  农民工权益保障是社会重点问题,一个春节前夕,包工头秦某找到周斌说,“10多个民工如果大年三十前拿不到工资就都不想活了……”

  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周斌发现,秦某与四川某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中,明确了工资在次年3月结清。从法律角度说,四川某公司没有违背合同条款。但是春节岂能让农民工兄弟空手回家?周斌坐不住了,他和同事到四川某公司所在地绵阳与法定代表人沟通、协调,在4个多小时的“死缠烂打”下,终于达成了协议,农民工兄弟领到全部工资,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周庭长,姚某华和姚某杰两兄弟的纠纷,你看能不能就在今天晚上处理了?今晚不处理好,估计两兄弟要打架。”一个周五的下午,刚结束干警大会准备回家的周斌,接到原恩阳镇新寺村村委会主任打来的告急电话,就火速赶往纠纷现场。

  夜幕下,双方人员各自为阵,剑拔弩张,眼看矛盾一触即发。周斌见情势危急先稳住局势,然后把现场参与调解的人分成两组,书记员同村主任一组,重点做被告姚某杰的工作。他一人为一组,做原告姚某华的工作,深夜十二点,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像这样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等开展的“假日法庭”“夜间法庭”活动,对周斌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只要帮老百姓解决了难题,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周斌说,这点苦不算苦。“很接地气!”老百姓这样评价周斌,但凡周斌办理的案件,他总要深入一线,深入农家院户,到一线调查走访,到一线开庭审理。

  作为一名法官,要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大量的刑事案件,周斌思考最多的是处罚和保护的辩证关系。“让法律带着温度,彰显社会关怀”,是他法官生涯不懈的追求。

  周斌牵头民事审判庭和六个基层人民法庭,创建了在全国有影响的“法官能断家务事”,解开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魔咒。2019年以周斌为原型创作的微电影《家务事》获全国专题节目“一等奖”,柳林家事法庭2018年被省高级法院表彰为“家事审判先进集体”,2019年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周斌曾说:民事案件贯穿一个“情”字——离婚案件有旧情,赡养案件有亲情,邻里纠纷有乡情,欠款纠纷有友情。他认为,只要法官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所有的恩怨都会烟消云散,社会才会和谐,乡里乡亲也才会相亲相爱。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职能转换是一次跨越,他继续践行庄严承诺

  不论是下乡送文书,还是调查取证,或者现场调解,只要是干工作,周斌都是一身制服。他说,穿上这身制服,人民群众才会相信你;穿上这身制服,自己就会常怀敬畏之心;穿上这身制服,才能体现一名法官的外在形象。

  参加工作以来,周斌的大部分时间身在法庭,对家庭的照顾、孩子的教育太少是他最大的遗憾。但家人非常理解、支持他的工作,这是他最大的幸福;当很多案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当事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这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头顶法徽,心中无悔,为法院审判事业尽绵薄之力,维护公平正义,让群众满意!”周斌一直践行着这份庄严的承诺。

  从审判者到管理者的职能转换,这是一次跨越。如今在通江法院,周斌分管民一庭、民二庭、法警大队、行装办、安全、基建等。该院法警大队自2022年11月1日成立执行110以来,4个人民法庭设立执行团队,与当地派出所建执行警务协作机制,已作为一张金字招牌推广。安全无小事,今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的安全事故。强化机关和法庭安全检查、警车管理、警车实行一驾驶员一车定人定岗定责制度、档案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不定期检查。食堂管理规范、案款支付在执行局办理手续规范后24小时内支付、强化诉讼费转执行工作效果明显有序推进、差旅费报销规范、财务管理规范。

  “肖玉琼信访案”发端于2012年,因其中矛盾纠纷极其复杂,10年来始终无法消弥,同时因双方当事人积怨很深,且信访人的信访要求不断变化,提出的要求基本不能实现,信访人(被执行人)可能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行为……本着“人人都是信访员”的意识,周斌今年1月起挂联化解此案,摸透案情后,多次向县委政法委汇报,与县信访局、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箭口河社区沟通、交流,终于在今年6月27日凌晨3点,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化解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两家矛盾。

  记者手记

  法官的味道

  法官的味道是庄严的,因为它是人世间公平正义最牢固的那道防线,令人生畏,同时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对2019年获得“全国优秀法官”的周斌而言,法官的味道首先是儿时的记忆,法袍与法徽,以及他所熟悉的、父亲的味道。传承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总有一些让偶然变为必然的因素,可能,为之骄傲就是某种最强烈的催化剂吧?“长大了我也要当法官!”他没有食言,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从书记员做起,在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打下坚实基础。

  法官的味道,透着泥土的芬芳。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民情怀,以及青葱岁月里那些走过的路,都成就了这一份芬芳。法官周斌貌不惊人,但据老百姓说,这个人敲响法槌的时候,不怒自威,有一种天然的气场。

  法官的味道,是成长的味道,从青涩到成熟,有秋天的意韵。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法官一路走来,周斌在他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一系列深刻的足迹,如今,“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四川省第七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法官”,这些荣誉他一个都没落下。

  法官的味道,还是自律的味道。2022年起,他完成了从审判者到管理者的跨越,在通江县人民法院院长的悉心指导下,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着征程。

  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那就是周斌说——“钱那个不稀罕?但我是法官,不该拿的绝对不拿!”法官的味道,在那一刻变得真实而可以触碰,是的,“司法为民”大抵就是这个味道。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