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5月15日,巴中市巴州区宕梁街道采取“四项举措”,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工作,为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握非遗保护的“广度”。将普查工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录音、拍摄照片等多种方法并举,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历史沿革、传承人员、保护现状,完整记录了传承者或表演者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做到了资料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把握非遗保护的“速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事业。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建设的加快,农村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变化,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承后继乏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宕梁街道高度重视,立即落实专班专人,迅速启动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传承工作。
把握非遗保护的“力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由街道综文化站牵头负总责,相关单位、村、社区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制,落实非遗普查保护专项工作经费,组建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明确专(兼)职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确保辖区非遗保护有组织机构、有工作经费、有专(兼)人员。
把握非遗保护的“深度”。加强辖区非遗普查登记,搜集整理部分濒危非遗项目,将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培育挖掘辖区非遗保护的成功典型案例,为推进宕梁辖区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大鸿 刘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