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江北街道:创新“143”工作模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基层动态 查看内容

巴州江北街道:创新“143”工作模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来源: |2023-5-5 19:10| 浏览量: 137

 

  近年来,巴州江北街道以群众诉求化解为抓手,不断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实践内涵,就近化解矛盾纠纷,确保问题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2022年江北街道被省评为《四川省安全社区》、被市评为《优秀法治“街道”》、状元桥社区被市评为《优秀法治社区》、江北台社区被省评为《省级“六无”平安社区》。

  坚持“一核”引领,凝聚矛盾化解战斗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书记项目,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网络,通过“支部+网络、支部+红色先锋、支部+党员、支部+志愿服务”方式,统筹力量就地就近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基点,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红色楼道长”,把支部建在网格内、商圈里、楼栋中,推动党组织活动进楼入户,及时灵通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党建对矛盾纠纷化解的全面引领。

  建强“四个”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建强市民诉求快出中心,把纪工委请进中心定期坐班,建立“街道+村居(部门)+社组+网格”四级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形成“党工委派单、纪工委督单、村居化单、网格结单”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纪工委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监督督导作用。

  建强街道综治中心,把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请进综治中心,围绕山林土地、房产、金融、赡养等矛盾纠纷,实行书记定期研判解决、挂包领导出征化解、部门下沉释疑,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建强社区调解室,围绕物业、房屋漏水、噪音扰民等问题,成立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辖区民警、专兼职调解员组成网格矛盾纠纷调解室、小区矛盾调解站两级矛调机构,筑牢矛盾纠纷调解第一道防线。

       建强“智慧”平台,在佛江社区试点把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化解植入网络,通过矛盾纠纷网上收集、问题线下解决,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一屏观社区、一网管全域”社会治理格局。

  建立“三项”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

      首问负责。实行主要领导主动揽责,领导班子成员现场接访、一包到底,所有交办矛盾纠纷由村(居)、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单认领,亲自研究、亲自推动,防止层层推责,回到原点。

  公开放榜。围绕民生民计、惠民惠农政策等开展公开放榜活动,到村(居)、社(组)通过收集群众“问榜”问题、现场“答榜”、部门“核榜”方式,全过程监督诉求办理,把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

  多方验靶。每项限时办结前,由承办人点对点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落实“四方签字”认可。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全过程监督诉求化解情况。同时由纪工委跟踪问效。(向仕明 刘红梅)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