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伟 1月3日,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巴中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燕向大会作巴中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请人民“检”阅。 2022年,巴中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政治之年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共办理各类案件7462件,实现办案质效和司法能力“双提升”,为巴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维护稳定保平安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全年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19人、起诉1952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63人。深入推进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起诉96人。突出惩治盗窃、诈骗和故意伤害等多发性犯罪,起诉496人。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少捕慎诉慎押”落地见效,对轻缓犯罪、初犯偶犯不捕313人、不诉880人,诉前羁押率降至17%,促进社会内生稳定。持续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量刑建议1420人,适用率达87.1%。 融入市域社会治理。调处各类纠纷131件,注重源头治理,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433件,其中社会治理检察建议61件,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推行“检察+行政执法+物流”模式,开展专项检查15次,在办案中落实普法责任,法治宣讲400余场。巴州区院、通江县院和市院分获全国、全省“文明接待室”称号。 能动履职强担当 优化法治环境,助力安商惠企。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助企纾困解难22条措施,全力促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78人;对19家涉案企业不予“查扣冻”;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让13家涉案企业“涅槃重生”。 深化法治保障,助力绿色发展。办理环资领域刑事案件84件,起诉65人、不诉51人;公益诉讼立案243件,起诉41件。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劳务代偿方式,督促涉案人员补植复绿1.5万余株,增殖放流鱼苗23.6万余尾。 强化法治手段,助力疫情防控。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组织带领407名“检察蓝”变身“志愿红”,智慧赋能,通过“一线值守、远程视频、线上办案”等方式,实现防疫不松劲、工作不断档。 以人为本惠民生 实施“书记项目”,守护民生安全。开展“断卡”行动,起诉136人,斩断伸向老百姓钱袋子的“黑手”;聚焦舌尖安全,办理“地沟油”等食药领域案件15件,追赔60余万元;保障脚底下安全,督促整改窨井盖问题78个;拧紧燃气“安全阀”,办理行政公益诉讼12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问题70个。 实施“关爱行动”,护未健康成长。坚持“零容忍”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53人,起诉82人。坚持“综合保护”,督促对未强制报告3人追责;推动入职查询1203人,不予录用12人,隐匿的“大灰狼”被挡在门外。送法进校园107场次,师生进基地650人次。一体打造“心语姐姐”未检品牌,获全国妇联表彰。 实施“暖心工程”,保护弱势群体。围绕权益保障,打出司法保障“组合拳”。打击养老诈骗,起诉2人。根治欠薪顽疾,支持起诉70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辛苦钱”200余万元。坚持“应救尽救”,司法救助80人,发放救助金103.5万元。 王燕表示,巴中市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和全市中心工作,坚决扛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政治责任,依法能动履职,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当好不负韶华的“答卷人”,尽心履责地书写好忠诚担当的“政治答卷”、法治保障的“检察答卷”、法律监督的“履职答卷”和自我革命的“廉政答卷”!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