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力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全面提升有就业培训意愿群众的就业能力和水平,鼓励农村群众就近就业,提高有就业意愿劳动者的专业技能知识,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8月12日,由巴中市通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服务管理局主办、由通江名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组织的2022年东西部劳务协作竹藤编制技能培训班在通江县麻石镇双柏树村开班。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等政策出台,耕地减少,大量有头脑、有技术、有文化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到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务工就业,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本次培训班的学员均属双柏树村当地居民,多以农事劳作为主,文化层次不高。希望通过竹、藤艺术品的制作让居民外练于手,内炼于心,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本次培训从8月12日至8月14日,为期3天,每天6小时共计24学时培训时间。培训结束,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放培训合格证书。还邀请了余氏竹编代表传承人李彬老师这位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授课。余氏是一家专门从事中高端竹编工艺品研发、制作、展销、培训的非遗工坊余氏竹编选用巴山优质慈竹,经分节、刮青、破竹、启篾、分层、分丝、防腐、染色、清洗、晾晒等20多道工序,采用传统手工技法,以名人字画为蓝本,将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竹丝编织成栩栩如生的平面竹编字画。因工艺精湛、制作精美、色泽艳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多次应邀参加国际非遗节展示展销。
培训结束,还组织了一场小型招聘会。通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江县就业服务管理局为参训人员提供就业指导、项目推荐,为有就业意愿劳动者就近推荐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推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竹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推进竹藤编非遗项目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