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围绕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以宣传示范为抓手,以践行反食品浪费法为突破,以建立和完善规范集体性聚餐管理体系为重点,构建形成“三个三”工作机制,纵深推动移风易俗工作。 压实“三个责任”,凝聚合力推动 压实属地责任,强化工作推动。充分发挥食安办统筹作用,将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目标考核,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督促工作落地落实。同时,通过召开食安委会议、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出台整治方案,列出任务清单,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压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督管理。针对农村集体聚餐自办宴席食品安全风险,健全完善《巴州区农村集体聚餐专业加工服务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指导督促乡镇(街道)进一步规范农村自办宴席行为,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自律。组织大型餐饮单位食品经营管理者针对治理农村大操大办反对食品浪费推进移风易俗开展集中约谈并集体承诺,向餐饮单位发出并签订《治理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告知书》,张贴治理大操大办“码上举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对大型餐饮单位食品经营管理者开展集中约谈 大型餐饮单位食品经营管理者集体承诺 强化“三种模式”,构建共治格局 “专题+常态”的宣传模式,营造全员知晓氛围。发出《倡议书》、倡议音频,制作《文明餐桌》宣传册,通过电视、宣传车、村村通、LED显示屏、入户宣传等方式将治理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传导至每村每社、每家每户,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制定《巴州区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六条措施》,在常态化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同时,着力营造节俭办席、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 宣传标语 “培训+指导”的服务模式,构建全面参与格局。组织开展培训,指导乡镇(街道办事处)对农村集体聚餐专业加工服务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指派专人深入指导餐饮单位参照《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宴席节约服务规范》两项标准建立本单位经营管理制度,指导餐饮单位落实设置“光盘行动”“勤俭节约”等宣传标识、优化菜品设置等反食品浪费措施,提升餐饮单位参与率。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巡查+执法”的管理模式,着力全域覆盖监管。将乡镇(街道)日常巡查与部门专项执法相结合,乡镇(街道)负责日常巡查,部门负责专项监管,建立巡查问题和整改台账,将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与食品安全监管、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有机结合,提升工作质效。 执法人员张贴“码上举报” 开展“三大行动”,推动新风形成 “文明餐桌”行动---树立行业新风。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启动“推出小盘菜,止住大浪费”活动,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反食品浪费法》防止食品浪费措施,指导大型餐饮、星级宾馆将小份餐纳入菜品设计,引导餐饮服务单位转变经营理念,树立文明餐桌新风尚,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抵制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 “专项督查”行动---治理行业乱象。充分运用“两书一函”,建立部门情况通报、会商研判、线索移交、联合执法、督查督办联动机制,变“单兵出击”为“集体作战”。紧盯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办宴情况,聚焦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反食品浪费相关规定,会同公安、商务、街道,牵头成立五个督查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常态化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违规举办宴席等行为依法查处,对发现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宴席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委监委处理,形成治理高压态势。 区市场监管、商务、公安、街道联合对餐饮单位开展常态督查 “专项执法”行动---促进行业规范。开展“升学宴”“谢师宴”等集体性聚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食品餐饮服务经营者违规承办宴席,在承办宴席中使用假冒伪劣食品,操作加工不规范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严重浪费的违法行为。曝光反面典型,震慑一片企业,促进行业规范经营发展。 截至目前,区市场监管局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421户次,责令改正48起,规范集体性聚餐23起,劝阻213起,立案查处1起。开展部门间联合督查20余次,现场拆除升学宴广告10个,责令改正2起,给予警告2起。(秦娅)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