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位于恩阳区“一核两环四带多园”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重要位置,幅员面积81.0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8个社区,共114个村居民小组49965人。共有耕地56422.2亩,人均耕地面积1.13亩。经摸底排查,共有撂荒地932.84亩。为进一步抑制土地撂荒,近年来,柳林镇不断探索“农户自愿、亲友代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委托管理”模式,整治撂荒地600余亩,并严格标准全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落实“两个到位”。底数摸清到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核查耕地撂荒面积,详细掌握耕地撂荒真实情况,建立管控台账,明确包村领导为第一整治责任人。宣传发动到位,通过召开镇村社组会议、党小组长会议、农户坝坝会议,下村入户走访、张贴标语、发放致农民的一封信、签订责任状等方式,提高广大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在全镇形成“撂荒整治为人人,人人参与促整治”的良好工作格局。
扎实“三大举措”。实施分类施策,依法推进复耕复种。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流转耕种;通过责令耕地承包限期复耕复种,动员承包户耕地统一流转耕种;暂停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逗硬措施全面治理撂荒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整治耕地撂荒。根据不同撂荒成因现状,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确保整治措施易操作、见成效。对水源较好的撂荒地经过整治,大力推广稻油、稻鸭模式;对水源条件较差的撂荒地坚持水改旱,主要用于大豆玉米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把改造提升撂荒地的生产条件作为整治耕地撂荒的重点,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建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1个500余亩,4个规模300亩的玉米种植基地,粮经套种基地500余亩。
深化“两个跟踪”。常态跟踪进度。柳林镇成立耕地撂荒整治督查组,常态化督查各村撂荒地整治情况,在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期每天通报进度。强化跟踪问效。重点对在整治攻坚中畏首畏尾、打不开局面、不作为慢作为的村(社区)进行问责。
建立“一个机制”。加强政策激励。对积极参与整治耕地撂荒并发展富民产业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在安排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贷款、农业科技培训等项目时予以优先考虑和政策倾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逐步向边远山区农田覆盖,确保农机能下田,沟渠能灌溉。构建耕地撂荒“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建立抛荒耕地台账制度,详细摸清抛荒耕地的农户(或经营主体)姓名、具体地点、面积、抛荒原因等情况,实行台账销号管理。严厉制止新增撂荒耕地,将耕地撂荒整治工作纳入年终相关考评内容,强化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赵宏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