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兴隆镇翰林村“家门口创业”成为新潮流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基层动态 查看内容

通江兴隆镇翰林村“家门口创业”成为新潮流

来源: |2022-5-10 14:20| 浏览量: 141

  

  近年来,通江县兴隆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巴中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34”系列配套举措,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发挥返乡创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突出“茶旅融合”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筑梦共同富裕大时代。

  立足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方向。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在新起点上连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指引方向。村镇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红细胞”,兴隆镇党委立足发展实际,确定了“三李故居、茶香兴隆”的发展思路,聚焦一个“茶”字,发展“茶旅融合”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集体及农户增收致富,做好做实村集体经济为做优“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注入强劲动力。

  组织实际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党员带头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一支70余名党员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县“三农”工作综合示范片建设和内江市对口帮扶政策机遇,深化“科学化资源整合、多元化主体联合、特色化产业融合、精准化政策组合”。组织迅速立。通过成立中共兴隆镇创业联盟支部委员会,引进四川巴蜀白茶有限责任公司,引导党员成立通江县铺子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做优做实“共享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劳动力、技术和供销高效联合,突出产业促增收。全力将兴隆建成茶、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细化实际措施,明确工作内容。镇党委把加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更大程度的唤起返乡创业的众人拾柴劲头,让农民返乡创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兴隆镇更广泛地坚持“四议四调四评”工作法,以务实作风,奋发赶超的拼劲,不断夯实“茶旅融合”产业基础。党政班子想方设法为这些乡村振兴的“领头羊”搭平台、铺路子,把思路变出路,把想法变成办法,把优势变成胜势,从而带动更多有生力量投入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梳理实际成果,明确未来规划。目前,兴隆镇山地高效茶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预计在年底前全镇新植白茶茶园200亩,培育山地高效茶叶示范园200亩,持续抓好培育丰产幼龄茶园4500亩,创建茶经套作示范园500亩,新建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线2 条。在未来,将按照茶旅融合的方式,不断丰富茶类活动,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制茶乐趣,还可以学习茶艺、茶道,吃上富有特色的“茶餐”,让村内的茶资源、茶产品得到综合利用,以茶为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进一步加大茶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联系对接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化妆品、茶工艺品生产企业,打造集生产、销售、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全产业链。

  从贯彻市委“三市两地一枢纽”工作举措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到“村集体经济预计2022年将同比增长30%以上,打响‘茶香兴隆’名号”,得力于兴隆镇党员干部群众在产业发展上心无旁骛抓落实、放开手脚干实事,得力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得力于突出茶产业优势,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江兴隆镇)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