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街道:探索“三个三” 打通综合治理“最后一百米”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平安四川 查看内容

玉堂街道:探索“三个三” 打通综合治理“最后一百米”

来源: |2022-3-14 14:12| 浏览量: 363

  
  今年来,巴州区玉堂街道积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服务模式,依托市民诉求“大起底”活动,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探索出“三个三”工作模式。

  穷搜博采,念好诉求摸排实战化“三字决”

  矛盾收集要“早”。采取“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推动“群众提诉求”转为“干部找诉求”,拒绝等矛盾“上门”,通过线上扫码采集、入户走访调研等形式深挖群众诉求2030条,建立诉求台账,摸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底数清、责任明。

  诉求化解要“细”。根据诉求的轻急缓重,实行30分钟、15小时、3天三级响应处置,对简单诉求接诉既办,30分钟内给予书面答复;对点位清晰、职责明确的诉求快速直派相关村(社区),15小时内联系诉求人解释相关情况;对涉及街道的诉求,按照“3天一告知”传达办理进程,直至问题化解。

  化解团队要“精”。组建专业诉求调解队伍,畅通访调、公调、诉调、警调渠道;实行“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街道多元调”三级调解模式;对疑难杂症实行“分管”“驻村”领导双派化解,缩短条块衔接周期。

  厉兵秣马,打好综治运营实体化“三张牌”

  党建引领要“全”。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栋”的四级党建引领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引领脉络;在城市,探索“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三方联动网络,在农村,校准功能定位,形成社党小组+村级党组织的模式;成立社企党支部51个,网格党小组83个,党员志愿者100位,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

  阵地建设要“实”。规范建设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20个,内设信访、调解、心理、诉求快处中心等办公室,并足额保障工作经费;各村(社区)按照“1+1+N”模式组成综合治理小组,既一名民警、一支治安巡逻队伍、N名网格员,协调解决巡逻、矛盾纠纷化解、隐患排查等具体问题。

  人员配置要“准”。政法委员统筹综治中心,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整合相关部门人员进驻综治中心进行组团式服务,构建“综治+组团式服务”模式;街道综治中心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村治安委等162名综治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析毫剖厘,奏好多元联动快捷化“三部曲”

  智能监管要“亮”。以综治联网系统为基础,融合网格服务信息系统、多元调解信息系统、雪亮工程视频信息、维稳平台信息等多种信息系统,建成“雪亮工程”点位75个,安装摄像头89个;智慧小区3个,人脸识别系统3套,慧眼工程入户安装3000余户,落实专人预警预判,实现了鼠标巡逻、智能分析、智慧监管。

  人员管理要“活”。打造“六位一体”(监护人、网格员、村医、卫生院、村居干部、责任民警)管理模式,对辖区在册167名精神障碍患者实现三级梯度管理;对吸毒人员实行分类管理,16名社会面吸毒人员实行走访帮教,16名社区康复、社区戒毒人员实行每月谈心谈话,55未复吸人员实行动态掌握。确保堵住监管漏洞,确保社会稳定。

  强化领导要“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市民诉求作为首要课题,每周五党政联席会议常态化研判诉求,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限定化解时限,规定化解标准,推动各级干部主动化解。建立群众满意度、真实度为核心的督查体系,将诉求化解率纳入各村(社区)绩效考核,形成“赛马效应”。

  (巴州玉堂街道办事处 刘婕)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