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巴州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持续深入,今年以来,巴州区司法局采取“点线面”结合方式,强平台抓保障、优供给重提档,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效能提升。
织密网点,推动服务要素集聚。坚持完善站点布局、链接主题资源、优化服务供给,采取区、乡法治联动共建方式,形成区1个服务中心、29个乡镇(街道)工作站、296个村(社区)工作室的三级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格局,落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坐班、“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推行“菜单式”法律服务,制作《法律服务指南》,落实“网上办、掌上办”,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法律服务。
丰富连线,完善服务功能配套。聚焦全域化推广,将公共法律服务信息融入到法治文化载体、法治宣传活动中,推行“一站一卡一牌”便民举措,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宣传普及;聚焦规范化运作,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和流程指引、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出台《巴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巴州区公共法律服务责任清单》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事项办理、职能履行、工作纪律等17个项目;聚焦常态化跟踪,推行法律服务案件质量评查和回访制度,把握诉求处理动向,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流程管理。
扩大受面,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将公共法律服务与党政依法决策、服务重点区域、服务重点领域深入融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党政机关履职全过程集聚,向园区、乡村延伸,向信访、诉调方面流动,推进合法性审查向乡镇(街道)延伸,协同处理11项重大信访案件、涉法涉诉事项,组团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服务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习近平法治思想巡回宣讲”系列活动22场次,提出法律建议82条,办理公证3037件,办理援助案件211件。(黎兰燕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